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二十九章 耽溺於美(上)

關燈
一思念起原來的事情,思緒就很難停止了。

那些個事情好像都是走馬燈一樣的又一一展現在眼前。(正月15元宵節,民間風俗要掛花燈。走馬燈為其中一種。多為六面,頂部有紙制扇葉,蠟燭燃燒時熱空氣上升。鼓動扇葉使燈轉動。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制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,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象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。故名走馬燈。)

人要學會放棄。放棄昨日的煩惱,在落淚以前轉身離去,留下簡單的背影;學會放棄。將昨天埋在心底,留下最美的回憶;學會放棄,讓彼此都能有個更輕松的開始。遍體鱗傷的愛並不一定就刻骨銘心。感情就像一條橡皮筋。你牽一頭,我牽一頭,兩人互相承諾永不分開。後來有一天。有一個人違背了承諾。松開了手。傷得最深的是那個死拉著感情不放的人!

有時候希望得太多,反而會生出許多的煩惱。其實。生活並不需要這些無謂的執著,沒有什麽絕對不能割舍。你要想生活得輕松。就要學會放棄。誰說喜歡一樣東西就一定要得到它。有時候,有些人,為了得到他喜歡的東西。殫精竭慮,費盡心機,更甚者可能會不擇手段,以至走向極端。也許他得到了他喜歡的東西,但是在他追逐的過程中,失去的東西也無法計算,他付出的代價是得到的東西所無法彌補的。也許那沈重的代價直到最後才被他發現罷了。其實喜歡一樣東西,不一定要得到它。

世間有太多的美好的事物。對沒有擁有的美好,我們一直在苦苦的向往與追求。為了獲得,而忙忙碌碌。其實自己真正的所需要的,往往要在經歷許多年後才會明白,甚至窮盡一生也不知所終!而對已經擁有的美好,我們又因為常常得而覆失的經歷,而存在一份忐忑與擔心。夕陽易逝的嘆息、花開花落的煩惱,令人生有許多的不快樂,但我們卻要制造出更多快樂!擁有的時候,我們也許正在失去;而放棄的時候,我們也許又在重新獲得。對萬事萬物,我們其實都不可能有絕對的把握。如果刻意去追逐與擁有,就很難走出患得患失的誤區。所以生命需要升華出安靜超頭的精神。明白的人懂得放棄,真情的人懂得犧牲,幸福的人懂得超脫!

每一份感情都很美,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迷醉。是不能擁有的遺憾讓我們更感繾眷;是夜半無眠的思念讓我們更覺得留戀。情是一份沒有答案的問卷,苦苦的追尋並不能讓生活更圓滿。也許一點遺憾,一絲傷感,會讓這份答卷更雋永,也更久遠。

生命給了我們無盡的悲哀,也給了我們永遠的答案。

於是,安然一份放棄,固守一份超脫!不管紅塵世俗的生活如何變遷,不管個人的選擇方式如何,更不管握在手中的東西輕重如何,我們雖逃避也勇敢,雖傷感也欣慰!我們像往常一樣向生活的深處走去,我們像往常一樣在逐步放棄,又逐步堅定!

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,總是有一得必有一失。愛情能夠給你歡樂,但它同時也給你痛苦;財富可以給你享受,但它也會帶來苦惱;成功使你快樂,但是當失敗之後痛苦將變得強烈而無法忍受。

就像我選擇不了是獨自一人的回去,還是不見家人的永遠呆在那個地方。

不說楊戩,就算是自己也不懂。

為什麽會這麽的難以取舍。

可如果你期待某件東西,而你得到了,那是一種快樂。然而相對地,當你失去的時候也會感受到等量的悲傷。得到時是八分快樂,失去也會有八分的痛苦,那個總數幾乎是一樣的。

有人得到了財富,卻可能失去了健康、家庭或感情;而有人在事業和成就少了三分,則在生活質量、身體健康或時間自由方面多得到三分。有些東西看似不公,如果你細想下去,其實是公平的。

有人認為有錢人比較快樂,這是錯的。一個窮人用幾百塊就能得到的快樂,等他有錢後,可能要花幾萬塊,甚至幾十萬才能得到同等的快樂。當你口味越重,那些東西的口感就越差;當你錢越多,那些錢的價值就越小;當你肚子很餓的時候,給你一顆饅頭那是美味,但當你吃了五顆饅頭,你就會食不知味。

錢太多的人怕被偷被搶;房子太大的怕打掃;吃太多的怕胖,吃太好又怕死。你看,現在有錢人都吃些什麽,都在吃生菜水果、蕃薯,根莖五谷類,在喝牧草、小麥汁,這些其時都是以前窮苦人家或給動物吃的。

這讓我想起一則故事。有一只狐貍,看見圍墻裏有一株葡萄,枝上結滿了誘人的果實,狐貍垂涎欲滴,牠四處尋找入口,終於發現一個**,可是洞太小了,牠的身體無法進入。

於是,牠在圍墻外絕食六天,餓瘦了自己,終於穿過了**,幸福地吃上了葡萄。可是後來牠發現吃得飽飽的身體,讓牠無法鉆到圍墻外,擔心園主抓到自己。於是,又絕食六天,再次餓瘦了身體,才從原來的**裏鉆出來。所以我說,那個總數是一樣的,不是嗎?終點又回到起點,起點原來已是終點。

鼴鼠是一種寄居在下水道的老鼠。一只在大河附近,天天飲滔滔江水的鼴鼠,和一只在下水道飲水的鼴鼠,並沒有兩樣。事實上,一只小鼴鼠的腹中又容納得了多少水?飲水過量,除了撐死之外,又有何益?

即使我們擁有了全世界,我們也只能日食三餐,夜寐一床。就算你擁有一百張床,你也只能睡一張床;就算你擁有一千雙鞋,你也只能穿一雙。就算你可以點上一百道菜,但你能吃多少?最多就只能撐飽一個胃,不是嗎?

人來到人世本來就是來體驗的,每個人的財富地位或許有高低之分,但對快樂和幸福的體會並沒高低之別。只是有錢人的快樂比較覆雜,窮人快樂比較單純,就只是這點差別。同時擁有幾個男人或女人,並不會比較單純一個的人還幸福。當你是快樂時,悲傷便在一旁窺視;而當你是痛苦時,那隨之而來的就是歡樂。到了最後,你會發覺,每一樣都配得好好的,每一種痛苦與快樂,每一樣你所得到的和失去的,好的與壞的,到了最後,你仔細去算算看,加加減減之後,那個數字將會是一樣的。

或許有人早一點得到,有些人晚一點得到;有人先失去,有人晚失去,但那個總數將會一樣。你曾經有多少快樂,當你失去就會有多少悲傷。到了死亡每件事都會變成一樣。

死亡會讓一切都變得公平,在死亡當中,沒有富人或窮人之分,不會說有錢人死的比較舒服,窮人死的比較痛苦。死亡會顯露全部,它一直都是十。有人得到十分,到他離開時候,他就必須失去十分,那將是「十分的痛苦」,這是絕對公平的。

有人得到三,有人得到七;得到三的,只要三分幸福,就可以得到七分快樂;得到七的,擁有七分幸福,卻只能得到三分快樂;有人先得到,有人後得到,有人什麽都沒得到。

先得到的可能先失去,後得到的後失去,沒得到的就不會失去。那個總數是一樣。所以,人生真的不必太計較,不必刻意去算計,只要去體驗就好。

我希望自己想的開一些,但是自己卻始終的郁郁寡歡。

似乎一提這傷口,它就隱隱作痛,就是不讓我忽視它。

我趁著夜色正好,漠然熟睡的時候走了出去。

這時的森林透著黝黑,但盈盈的月光又為其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。時而還有美麗的螢火蟲飛過,散發著幽幽的淡綠色的光,伴著林中的蟲鳴,有種童話般的意境。心也輕松了許多。

這時候,我卻聽到了有人交談的聲音,我不禁就放慢了腳步。

“你不要這樣下去了,蓮月,我會好好照顧你的。”

“你怎麽照顧我,用什麽照顧我?你能給我帶來什麽?我蓮月也不是什麽高尚人,知道配不上你大少爺,大少爺你還是趁早離我遠一點為好。”

“蓮月,我知道你不是這樣的,你,你跟我走……我一定把你帶離那個地方的,然後,好好照顧你。“

“你家人會同意嗎?”那話雖是諷刺尖酸的,可那聲音卻是顯露了主人是多麽的在意,“你知道古往今來的龍陽根本就不是所謂的正途嗎?更何況你還是堂堂的李家大少,別開玩笑了,李川文,你給我回去,好好的過你的大少爺生活,不要跟我這樣卑賤的人廝混了。”

聽到這裏我大概能猜到是個什麽事情了。

龍陽之好……

是的,那叫蓮月的人雖然聲音很是陰柔,但那種陰柔是區別於女性的,更接近中性的聲音,但這聲音無論是有多大的誤導性也是掩蓋不了他是個男人的事實,而且還是個長相精致的男人。

而另一個男人更加是看不出來時女扮男裝的。

龍陽之好與斷袖之癖這兩詞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。

古人把同性戀稱為:斷袖之癖或龍陽之好。這是兩個比較著名的中國同性戀故事。

《戰國策魏策》中,“對曰:‘四海之內,美人亦甚多矣,聞臣之得幸於王也,必褰裳而趨王。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,臣亦將棄矣,臣安能無涕出乎?’”

魏王與龍陽君為同性戀者,同床共枕,甚為寵愛。一日,魏王與龍陽君同船釣魚,龍陽君釣得十幾條魚,竟然涕下,魏王驚問其故,龍陽君謂初釣得一魚甚喜,後釣得益大,便將小魚丟棄。由此思己,四海之內,美人頗多,恐魏王愛其他美人,必將棄己,所以涕下。魏王為絕其憂,下令舉國禁論美人,違禁者滿門抄斬,以表其愛龍陽君。

亦作“龍陽之興”。

斷袖之癖典出《漢書佞幸傳第六十三》:“常與上臥起。嘗晝寢,偏藉上袖,上欲起,賢未覺,不欲動賢,乃斷袖而起。”

董賢曾任郎官,為人秀美且好修飾,一日為漢哀帝所見,帝愛其美貌,與之相談,以此而獲帝寵幸。於是帝出則陪乘,入則侍奉,十餘日賞錢數以萬計。賢之位尊而驚百官,時與帝一道臥睡。一次,賢與帝午睡時,壓帝之衣袖,帝欲起身,見賢未醒,不忍驚之,遂斷袖而起,其愛至此。亦作“斷袖之寵”。

還有孌童也是同性之戀,不過是比較*的同性戀,沒有感情可言。

外國的同性戀也不少,查看《羅馬十二帝王傳》,其中有相關的記載。

同性戀(homosexual,現在普遍稱gay、lesbian和玻璃、BL)的人群大約占人口的比例為5%,(動物實驗裏脊椎動物X染色體中Xq28基因去甲基化能形成性同性戀)是指只對同性產生***的人群。

現代科學研究顯示,同性戀者的各項指標完全正常,故同性戀不是一種疾病,只是一種不同於大多數的人的一種性取向,並且猜測這種性傾向可能是由於基因不同導致的,但是這種猜測沒有得到證實。有些宗教組織認為,同性戀是一種選擇,可以得到治療,並通過一些療程改變他們的性取向,但是受到了醫學界和科學界的批評,因為它們帶來的壓抑感有時會導致治療者自殺,或自卑感。“美國精神學學會”1997年通過決議,從事這項治療的醫生被認為是缺乏職業道德的。由於世界各國文化、宗教的差異,導致世界各國至今對同性戀人群還存有爭議。在古代的歐洲,受**教的影響,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認為同性戀違反神靈的意志,將同性戀認為是一種精神疾病。但在古代的中國,人們對同性戀的態度則是開放的,所謂“男風”曾在中國古代一度盛行。現在人(尤其是年輕人)一般認為,同性戀是一種正常的性取向,不應劃入精神疾病的範疇。但在非洲和亞洲西部、南部的一些國家,同性戀仍被視作一種違法行為,有的國家甚至將同性戀者處以極刑。目前,中國對同性戀人群的看法較為保守,將同性戀非刑事化、非病理化,但不承認同性伴侶任何關系,但在荷蘭等國,法律已經開始逐漸承認同性伴侶的合法地位。

對同性戀群體持肯定態度的同時,我們不可否認同性戀群體還是導致了一些社會問題。由於同性戀群體感情不能合法化(在不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),故導致一部分同性戀群體私生活紊亂,並由此引發艾滋病的傳播。部分同性戀者選擇與同為同性戀者的異性結婚,被稱作“形式婚姻”,但由於這種婚姻沒有穩定的感情基礎來持續,從而這種婚姻較容易出現問題。還有的同性戀面對世俗的壓力,選擇欺騙異性戀的異性結婚,這種婚姻同樣容易出現問題。所以,同性戀的感情路往往異常坎坷。

如今,社會對於同性戀的認同感愈來愈高,歧視同性戀者反而會受到大眾的質疑。2011年,女明星呂麗萍在其微博上稱同性戀是“犯罪”,遭到了網友的強烈不滿和抨擊。

其實我們不論怎麽說還是應該理性的看待這個的。

同性戀是一種覆雜的社會現象。許多人並不了解這個隱秘的世界,從而導致了誤解乃至憎惡。

同性戀心理有其自然性,這一點已被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所認同。人們常把同性戀看作精神病,性*,性倒錯。在一個世紀之前,同性戀一直被認為是邪惡的“行為”。同性***被**教會譴責為罪惡,並在一些歐洲國家,包括英國,被定為違法。有關同性戀的第一例案例研究1879年在美國發表,揭開了人類對同性戀研究的序幕。在這一時期,很多專家用“性倒錯”來形容新的意義上的同性戀者。同性戀被認為是一種性別身份的倒錯,或者顛倒。研究專家總結出:對於想要做男人的女人,或者想要做女人的男人,同性戀關系是一種盡量接近正常異性戀的情緒上的努力。

今天,同性戀,異性戀和雙性戀,被認為是同時存在的“性傾向”,而並不存在角色倒錯現象。性傾向被認為是:“持久的對某一特定性別成員在**,感情或幻覺上的吸引”;因此,同性戀指的是“對自身性別成員基本的或絕對的吸引”。要消除公眾對同性戀者的歧視,主要靠普及的教育,其中既要有感性的關懷,也要有理性的判斷。

總之,同性戀是一種覆雜的人類社會問題,由此引起爭議是隨著社會的開放而產生的。單一地從個**利,或社會倫理,或心理學,或自然法則都無法準確定義同性戀行為。這種爭議將長期存在下去,我們所做的結論還只是階段性正確的。實際上主流社會都有一種保守的特質,而正是這種保守的特質保護了社會的平穩發展,剔除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浮躁和不良現象。某些事物的存在有其必然性,在我們還無法確定孰是孰非的情況下,持謹慎而相互尊重的態度才是正確的。很多人對同性戀群體感到很好奇,總體來說,他們和異性戀群體無異,因為這既然是"隨機發生"的自然逆轉,則並無規律可循。但他們又有一些共性:他們的才智平均值在普通人之上,其中有些人相當高。一些人對藝術尤其是音樂有很深的素養。在音樂美術專業的人群裏,同性戀的比例要高於其它群體中同志的比例。

這樣說起來,我還記得別人說過的一個中國古代同性戀之最。

最著名的人物:董賢。他與漢哀帝之間的斷袖故事是同性戀史上最著名的典故。

最受懷疑的人物:屈原。觀其《離騷》、《抽思》等詩篇,後人可以認為屈原是一位同性戀者,但完全坐實是不可能的。

最富有的人物:鄧通。他受到了漢文帝的寵愛,獲賜一座銅礦山,可以自鑄銅錢,於是鄧氏錢布滿天下。

最能享樂的人物:漢武帝。他嬖寵甚多,如韓嫣、李延年等。

最著名的文學家:袁枚。在《小倉山房詩集》、《隨園詩話》、《子不語》等詩文中,他對自己以及社會上的男風同性戀有細致生動的描寫。

最著名的書畫家:鄭板橋。他曾明言自己喜好男色,因為迷戀美男美臀,於是便主張改刑律中的笞臀為笞背。

最隱晦的名詞:勇巴。《磯園稗史》卷之二:“京師士大夫一時好談男色,諱之日勇巴。”這是一個拆字游戲,將“勇”的上部偏旁置於“巴”上,則字形似“男色”。

最通俗的名詞:兔子。《姑妄言》卷之七:“如今手頭短促,不能相[與]那時興的兔子了。”

最放浪的**:《品花寶鑒》裏面有一個剃頭徒弟巴英官,他賣技兼**,“算他十三歲起,到如今大約著一千人沒有,八百人總有多無少。”

最早出現的男妓:北宋初年,“京師鬻色戶將及萬計。至於男子舉體自貨,進退恬然,遂成蜂窠巷陌,又不只煙月作坊也。”

最詳細的事件描寫:清代彈詞《鳳雙飛》曾用四五萬字的篇幅來描寫書生張彩對美少年張逸少的不成功追求。

最詼諧的調侃:張鳳翼是明代有名的戲曲作家,七八十歲猶好男色。有一倪生為他所賞,後來此生娶妻而容損,他便用吳語調謔道:“個樣新郎忒煞矬,看看面上肉無多。思量家公真難做,不如依舊做家婆。”

最精巧的笑話:“有與小官人厚者,及長為之娶妻,講過通家不避。一日撞入房中,適親家母在。問女曰:‘何親?’,女答日:‘夫夫。’”

最殘忍的奸殺:清代嘉慶年間,“張成標因圖奸張盤沅不從,起意殺死。覆將盤沅屍身用水澆蕩,刮去皮肉,剖開胸腹,控出五臟飼犬,殘忍已極。”

好吧,我得承認的是,作為一位中文系兼歷史研究生的我研究的東西有點偏門。

連那些專業文化知識都沒記得多少,也就記得這些七七八八的了……

“卡擦……”

“誰?”

不小心踩到樹枝的聲音反倒讓他們註意到了我,這可真是尷尬啊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